这年头可不少从司机干起来的领导,当然想多往前走几步,可能接受度不如秘书高。
大家普遍觉得领导的秘书,首先笔杆子就硬。会写稿子会讲话的,天然就是以后当领导的料子。
像刘秘书,阎解成不也就是从这条路子上来的么,不仅级别提得快,而且质疑声也少。
不过显然于父是抵不过这个干部的诱惑,毕竟他自己在纺织厂干了一辈子,也没当个啥干部。
如今自己儿子有机会,刚开始工作就是干部起步的,相较起来,后边的俩条路自动就忽略了。
随着于父的喝酒后的沉默,于小军不停得在一旁软磨硬泡的,还不时将这眼神投向于莉,想让他姐帮他说几句话。
于莉对于阎解成提的三条路子,是十分清楚的。这三条哪条都不是普通人能轻易就踏上的。
对于自己弟弟来说,是哪条都算是阳光大道。不过这于小军热切的眼神,让于莉也有些无奈。
开口道:“爹,你要不就随了小军自己的意愿吧!反正以后这路还是要他自己走的,别往后他后悔了还来埋怨你。”
于莉这话是属于搬去了于父心上最后一块石头了,让他彻底下了决心。
眼神也坚定了起来,大声道:“好!既然是他自己选的路,那就按他的意思吧。解成,我们也不用回去思考了,就这么定了。麻烦你,帮小军在厂里安排个干部吧。”
这倒是正合他意,反正如今他人脉算是遍布北京各个厂。
不说安排在自己底下的厂,哪怕是于父的纺织厂当干部,还不照样是董副厂长的地盘么,对他来说是真的属于一句话的事儿。
最终倒也真没往纺织厂塞,而是去了轧钢厂。
毕竟轧钢厂如今红火,而且也稳定,不必太担心以后的下岗潮,这样他也省事。
于父自从达成心里目标后,脸上的忧虑也消失了,这顿饭吃的也比较尽兴。
不过四合院这边,刘海中是坐不住了。
看着附近院里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回来,而他家的光福是根本不见踪影。为了这事儿,他还专门去了街道办,找了王主任询问。
王主任倒也耐心,给他讲解了国家目前关于知青的政策。如今回来的只是第一批,让他耐心等待,可能明年家里的光福就能回来了。
不过刘海中哪乐意就问出个这答案啊,毕竟他可跟别人家不同。
刘光福这将近十年一封信都没给刘海中寄过,而刘海中就是连往哪寄信联系都不知道。
刘海中觉得这是自己孩子,在插队途中出了什么事故了,一定要王主任给说法呢。
当时人王主任可不怕他这区区厂里的高级工,或者说这院里二大爷。
见说不通后,刘海中还想给她扣屎盆子。是直接叫了外边的办事员,把刘海中架了出去。
走之前还威胁道:“刘海中,你孩子下乡没回来,想孩子的心情我能理解。当时要是想到街道里耍横,扣屎盆子,下次你就直接跟公安同志说去吧。”
然后就让俩办事员把刘海中拉走了。
刘海中自回到院子后,是越来越心急。如今他之前的希望,家里的老大光齐,是彻底没了音讯。
本身就是在外地工作的,也快十多年没联系后,是根本不用想找了,心里对光齐回家给他养老也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