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为了人口迁移,李唐真是操碎了心!(2 / 2)

吐蕃人统治河西走廊数十年,给河西老百姓留下印象最深的无疑是吐蕃人的残暴压迫和剥削。

虽说现在吐蕃人被回纥人赶跑了,但谁也不敢保证吐蕃人什么时候卷土重来。

河西各州唐人暴动杀了那么多吐蕃人,一旦吐蕃军队重新掌控河西地区的统治,绝对会进行报复性大屠杀来震慑当地居民。

既然传闻中有着神迹之地美誉的新龟兹是人间净土,而且掌管这片神迹之地的船山部落不设门槛大肆招收吸纳人口,那去新龟兹无疑就是一条生路。

于是乎,一批接一批从兰州、河州、鄯州、岷州等河西东部诸州为求活路的老百姓,成群结队拖家带口纷纷向西逃。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这是逃难逃荒。

直到有人发现在沿途有船山部落专人设置的粥棚和人口登记中转站,逃难者们这才知道,船山部落不仅仅只是一条活路,更是他们奔向新生的希望。

不得不说,为了人口迁移,李唐真是操碎了心。

通过以工代赈的模式,这些数以十万计的西迁移民一边走一边加入生产建设兵团开荒修路,沿着后世兰新铁路和公路的规划线路发挥贡献他们每一个人的绵薄之力。

李唐一行人马从沙州一路东来,沿途每次看到移民队伍参与劳动建设的景像,都会胸怀大悦,心情极佳。

不论什么时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最广大老百姓都是最勤劳朴实的。

他们的要求真心不多。

只要有人给他们一条活路,一个希望,他们就会任劳任怨、死心塌地地跟着你干。

生活在甘州城内的居民,也不例外。

虽说武威军进城后成立了军管会,发布了安民告示,但这一千多号人马能不能守住甘州城抵挡吐蕃人的反扑,大伙心里都没谱。

加上军管会也没阻止城里的居民出逃,于是乎,绝大多数对吐蕃人视若洪水猛兽的甘州居民,不分贫富贵贱,纷纷带着细软包裹加入西迁移民队伍,远离这块战乱之地。

从西城门一路走来,李唐发现驻甘州的武威军部队官兵主要是在承担维持城里秩序的工作。

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还会主动协助在城内设置的移民工作站,组织甘州居民登记造册。

驻城守军的这个举措,无形中加剧了城里许多居民的猜测。

如果船山部落真有心在甘州长期驻守,他们怎么可能会让城里的人口出逃呢?

很显然,武威军从回鹘军手里接管甘州,也只是暂时的短期行为。

如果不想被杀回来的吐蕃大军清算报复,大家还是早走为妙。

一路上感受到甘州城内居心的这种恐慌心理,李唐也有点无语。

走吧走吧都走吧!

一座空城,更便于本王搞新的城市建设规划。

反正有从中原来的几千万移民打底,本王一点也不愁这座城市将来没有人口在这里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