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戒律(2 / 2)

史上第一方丈 袖里箭 4267 字 2017-05-09

但我若是喝酒了,破戒了,那又如何素问反问。

一次自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若是不能守住本心,却容易沉迷其,做下错事。行苦低声说道。

不错。素问点头。

我若是能守住本心,那么破戒对我是否还有影响世间万物皆为虚,破戒也是虚幻,表面的破戒,无法影响我的本心,那么又如何

两人思索,一个个目光露出恍然,对素问合适道:明白了,多谢住持。

先别谢我,你二人可守得住本心素问问道。

两人都坚定道:守得

你二人可守得清净心

两人仍然点头:守得

那烦恼根可在

两人犹豫了下,想说不在,可还是沉默无语。虽然两人都明白素问的话,可很多事情不是立刻能放下的。这件事始终在两人心留下痕迹。

你二人既然犯了戒律,无论什么原因,总要领责罚。素问说到这里看了两人的表情,然后继续说道:

你二人在后山建一间茅屋,在那闭关受罚一年,不到期满不得下山,不得归寺。每日饭食都有人给你们送去。素问道。

两人听了素问的话,倒是没有什么不满的念头,反而觉得这是再好不过。

用这一年时间,两人正好能够梳理心情,努力修行,去除破戒的事情对二人的影响。

在山不得下山,常年不见人烟,时日久了自然会把许多影响两人心绪的东西放下。

虽然寂寞枯燥,常人难以忍受,但对于两人却不是什么坏事。

甘愿受罚两人皆道。

素问点头:你二人先回去吧,安排下,明日早饭后便山,寻找一处可容身的住所。至于那茅草屋,也是由你们自己搭建,算是责罚的一部分。

是,住持。

另外还有一点,今日我与你们二人说的话,不得与别人说。

戒律在素问看来虽然是工具,但对于普通僧人来说是修行的基础。对于两人目前的情况可以如此,若是传到其他僧人耳朵里,其他人也把戒律只是当成工具,那非出麻烦不可。

像道济所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留。

然而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这几句话说明了一切。

最后的这个责罚,也是素问有意为之,除了面所说的让两人用这段时间去掉烦恼根之外,也是免得两人因为这事以后轻忽了戒律。

第二天一早,净心寺仍然如同往常一般做早课。

离开寺院几天的住持和几位法师回来后,净心寺一切如常。

在早饭之后,行苦和行镜二人未与任何人打招呼,直接了后山,按照素问所说寻找暂时安身的地方了。

等两人找到落脚的地方,搬了行李去,还要先修建一个茅屋出来。

等他二人走后没多久,行正来禀报:有几个霓虹的僧人找了过来,据说是须磨寺僧人。

素问一听到禀报,脑海顿时浮现了在大佛寺见到的几个人。

只是他们怎么找过来了

与此同时,大佛寺被封,所有僧人被抓的消息也传遍了佛门。

htmlbook373706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