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自幼读书,后考入北洋海军大学,十九岁夭亡。四弟杨严字冠庭,五弟杨武字文正。
杨畅弱冠好武,勤于学,常以韩信自况,其父壮其志,故教养独厚,尽管家庭经济拮据,还是省吃俭用供其读书。先入私塾启蒙,适逢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他考入奉天中学堂。1907年被盛京将年选送入保定“通国陆军速成学堂”炮科学习。1909年该校并入保定军官学堂。同年12月,经陆军部考试毕业,按规定杨畅被派到驻东北(长春、昌图一带)的以曹锟为统领的新建陆军第三镇实习半年,于1910年5月正式被派到第三镇当差。同年8月杨畅被委任本镇炮队第三标第一营右队排长。后来,汲金纯机缘巧合跟杨畅见了一面,边顺手挖了过来,要他在老家奉天做事。这杨畅可是汲金纯亲自挖过来的人,在汲金纯那里红的很。”
“可是杨畅的官儿不大,为什么汲金纯不给他个大点儿的官儿?”
“这就要说一说新军的编制了。”童大磊忽然来了兴致,“新军最早可以追溯到1862年李鸿章邀请上海租界的洋人军事教官训练淮军,围剿太平军。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原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清政府之命,在天津用西法编练十营定武军,分别为步兵三千人、炮兵一千人、马兵二百五十人、和工兵五百人,一共四千七百多人。次年(1895年)胡燏棻调任平汉铁路督办。
袁世凯接手“定武军”,在天津小站训练部队,人称小站练兵。改为“新建陆军”,一切依照德国与日本的制度,由德国人为主的洋人监督,更把规模扩至七千士兵,参照德国陆军制度进行编制,并分立警、步、马、炮、工、辎等兵科。之后,被编为武卫军“前后左右中”五路中的武卫右军,跟随袁世凯到山东去镇压义和团运动。在那里,袁世凯将三十四营旧军改编,命名为“武卫右军先锋队”,令武卫右军扩大至两万余人。
在新建陆军成立的同时,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也编练了一支名叫自强军的新军。这支军队也依照西式军队编练,步、马、炮、工等兵13营,共二千余人。后来自强军由刘坤一接办,到最后被袁世凯所收编,划归其武卫右军。
1905年2月28日袁世凯等奏请统一全国新军番号,提出“以陆军编号通国一贯,脉络相连”,并呈请将“所有常备军各镇拟即一律改为陆军各镇,以符名实而遵定制”。即全国各镇统一数字番号。新的陆军营制在北洋常备军营制的基础上略加变化而来,一镇计步、马、炮、工、辎共二十营,与日本师团的组织相似。第一批即以北洋、京旗两支常备军改编为北洋六镇。
1907年陆军部拟订了全国编练三十六镇的计划.
1911年清亡时,共计成立十四个镇、十六个混成协、禁卫军2协,以及几个独立标、营。
新军采取的是省区+番号的方式,如第一镇是“近畿陆军第一镇”,第化程度等都有明文规定。
”
“当初老皇帝不是以镇为安排吗,都说什么镇第几镇之类的……”
“确实是这么分的。”童大磊赞许道,“当初大清总共十四镇,分别是近畿陆军第一镇(原京郊北宛,后调驻防察哈尔南部,辖步兵第一协,第二协,即步兵一至四标;炮兵第一标,骑兵第一标,工程第一队,辎重第一队。)
直隶陆军第二镇(驻防直隶保定,王占元,孙传芳曾在该镇任职。辖步兵第三协,第四协,即步兵五至蔚曾在该部任职。理论上辖步兵第十七协,第十八协,即步兵三十三至三十六标;炮兵第九标,骑兵第九标,工程第九队,辎重第九队)
福建暂编陆军第十镇(驻防福建福州,宁德,许崇智曾在该镇任职。理论上辖步兵第十九协,第二十协,即步兵三十七至四十标;炮兵第十标,骑兵第十标,工程第十队,辎重第十队)
云南暂编陆军第十九镇(驻防云南昆明,蔡锷,唐继尧,朱德曾在该镇。理论上辖步兵第三十七协,第三十八协,即步兵六十九至七十二标;炮兵第十九标,骑兵第十九标,工程第十九队,辎重第十九队)
奉天暂编陆军第二十镇(驻防奉天盛京,冯玉祥,韩复渠,石敬亭,卢永祥曾在该镇任职。理论上辖步兵第三十九协,第四十协,即步兵七十三至七十六标;炮兵第二十标,骑兵第二十标,工程第二十队,辎重第二十队)
吉林暂编陆军第二十三镇(驻防吉林,巡防营旧军改编。理论上辖步兵第四十五协,第四十六协,即步兵八十五至八十八标;炮兵第二十三标,骑兵第二十三标,工程第二十三队,辎重第二十三队)
广东(广西)暂编陆军第二十五镇(该部沿革比较复杂,先建成广西暂编第二十五镇,同时建成广东暂编第二十六镇。后广东第二十六镇新军起义,被遣散。广西之二十五镇易驻广东,改称广东第二十五镇。因此,“防地”改变导致新军“防地+番号”的番号体系造成混乱。实际上,二十五镇,二十六镇为两支不同的部队,二十六镇建于广东,后因起义而遣散,二十五镇原驻广西,练成后立即紧急入粤,改为“广东部队”,广西另立一混成协。史料中有称广西新军二十五镇者,亦有称广东新军二十五镇者,也有称广东新军二十六镇者,也有称广东未练成新军(暂编未算成军)者,很多史料更称广西新军只建立了一支混成协。种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都算是正确的。二十六镇原有炮队两营之多,后因新军起义遣散,重建后番号为二十五镇,炮兵又扩大到三营,成立炮标,龙济光曾在该镇任职。广西新军二十五镇理论上辖步兵第四十九协,第五十协,即步兵九十三至九十六标;炮兵第二十五标,骑兵第二十五标,工程第二十五队,辎重第二十五队。被解散的二十六镇应辖步兵第五十一协,第五十二协,即步兵九十七至一百标;炮兵第二十六标,骑兵第二十六标,工程第二十六队,辎重第二十六队)
”
“这是新军从创建开始时的编制,现如今已经改换了民国,袁大总统也是做出了一些调整,不过说到底也是自家人,袁世凯安排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童大磊意犹未尽,“入民国后,编制上一如北洋旧制,只是在1912年9月15日,将新式陆军的镇、协、标、营、队、排、棚的名称改作师、旅、团、营、连、排、班,将原有的“左、中、右”、“前、后、左、右”等一律改作“一、二、三、四”等。此一编制的诞生,是中国陆军史上开天辟地的军制革命,尽管它基本上是仿照德日等国陆军的编制结构,还算不上原创,但毕竟是在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中国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仅基于此,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随后公布的《陆军平时编制条例》,对基本战略单位—师一级的编制进行了调整。陆军师下辖两个步兵旅、骑兵、炮兵各一团,工程兵、辎重兵各一营。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辖两个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和1个机枪连;每营辖4个步兵连。骑兵团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团由4个骑兵连组成,乙种团由3个骑兵连组成,视驻地的情形而定。炮兵团下辖两个野战炮营,一个山炮营。”
说完这些还是意犹未尽,童大磊看了看身边人笑道:“杨畅可是汲金纯手下最亲近的营长,那些比他官阶高的团长可都是在看他的脸色……”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