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绛蒯鳌闻言精神大振。
离间计向来恶毒,且战果累累。远的,昔年刘邦用此计于项羽,使得项羽失去了最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大谋士范增;近的,后梁朱友贞消弱魏博军镇时,李存勖巧用反间计,几乎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就得了魏博军投靠,消弭大敌而又极大增强了自身实力。
不过寻思之下,卢绛颇有顾虑,听闻莫离不仅跟随李从璟南征北战十数年,深得其信任,昔曾亦是发小,相交莫逆,要李从璟猜忌莫离,会不会有些难度
徐知诰笃定道:不然大将领重兵征战在外,历来被朝廷猜忌防范,此事古来如此公等请想,如今北朝禁军不过十余万,而江淮聚集有四万侍卫亲军一万百战军三万新军,军力过半,且有藩镇军降军数万,势力何其之大而洛阳呢此时有军力几何若是莫离果真割据江淮自立,洛阳拿什么去应对唐末天下大乱以来,将帅佣兵自重尾大不掉酿成的祸端何曾少了
卢绛蒯鳌都不是不学无术之辈,稍稍念及往事,不禁对此言大为赞同,想那李嗣源也是领兵反叛,最终夺得皇位的,他岂能不防备臣子效仿他的旧事
徐知诰继续道:离间莫离与洛阳,此为其一;离间莫离与李从珂,此为其二。李从珂者,李嗣源养子也。昔年追随李嗣源戎马半生,立下无数血汗功劳,李嗣源篡位后,李从珂领兵出征两川,军功亦是显赫,而如今北贼出兵江淮,李从璟回洛阳后,竟然是莫离统帅三军,而非是身为潞王的李从珂李从珂难道不会心有不平不忿之气难道不会觉得耻辱不公
卢绛蒯鳌连连点头。
徐知诰道:将帅既然有嫌隙,只需稍加利用,必然将帅不合,而若莫离被洛阳猜忌,李从珂便会名正言顺,趁机谋求取而代之形势若能如此,届时江淮岂能不风云变幻朝廷猜忌统帅将帅不合内斗临阵改换统帅,这三件事,无论哪一件发生,都足以让大军陷入混乱,若是三者同时发生,我军趁机进击,岂能不胜
卢绛蒯鳌齐声赞叹:丞相高见
计议既定,接下来便是商讨施行计策的细节,众人一起密谋,很快便制定了相应计划。随后,众人分头准备。不日,卢绛蒯鳌离开金陵,渡江北上,去到扬州见莫离。
卢绛蒯鳌离开金陵的当日,韩熙载马仁裕也渡江到达和州,徐知诰身旁的重要谋士,就只剩下周宗查文徽等寥寥几人,这些是他自个儿的班底,另外继承自徐温的严可求骆知详等人,如今则大多是按部就班,谋于本职而已,没有时常参赞机要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楚地可有紧要之事发生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徐知诰问坐在堂中左首的周宗。
两军激战于益阳周边,战局胶着,目前并无大捷。周宗回道。
徐知诰点头应了一声,忽而陷入沉思。
周宗迟疑半响,最后还是道:此番卢蒯二人北去扬州,也不知多久才能事成。
徐知诰知道周宗的意思,对方是在担心事情是否能成,他道:天下大乱以来,但凡领兵之将,莫不骄横自重,野心大的,图谋不轨,野心小的,携众图利,朝廷难制。故而昔年李存勖令郭崇韬领兵伐蜀,军中有皇子李继岌随行,此番北贼入侵江淮楚地,本也是各有皇子统领全军。李从荣领兵离开洛阳时,李嗣源临行寄语让天下人知晓,李氏人人皆贤,然其真意,果真如此乎李嗣源是明白人,他当然也担心领兵大将久离中枢,难以掌控,让李从荣统领三军,是不让军权落入外人之手。
李从璟留下莫离在江淮统领大局,而自己回到洛阳,将重兵委托于外姓之手,此举何其鄙陋也同姓姑且不能全然放心,何况外姓说到这,徐知诰不由得冷笑一声,这些年来,北朝平两川定契丹,侵入江淮后又连战连捷,功勋不可谓不大,然则世间万物,也唯功勋成就最能迷惑人心,到得此时,李嗣源父子当真以为是自己天命所归了如此疏于防范外人,就怨不得给我可趁之机。
周宗深以为然,忽而笑道:李从璟回洛阳,乃是因为李嗣源得了一场大病,其人回洛阳后不复再至江淮,听闻也是因为李嗣源身体不好。然则此番若是江淮有变,李从璟会否再度到江淮来
不会徐知诰笃定道,李嗣源已经老了,身子又不好,当此之际,李从璟怎敢擅离洛阳
难道李嗣源让李从璟回到江淮,他也不会来周宗问。
当然不会徐知诰道,整座江山与一地战事,孰轻孰重,李从璟焉能分不清楚大争之世,人心叵测,李嗣源未举事时,也是貌似贤良之辈,然则结果如何李从璟不敢离开洛阳。
周宗连连点头,寻思半响后道:卢蒯二人北上行离间计是不假,然则依丞相看,莫离此人会否真的佣兵自重,割据江淮亦或甚至反攻洛阳
徐知诰笑容莫测,没有回答,有些话因为主从有别,他不能跟周宗说,心里道:大丈夫立于当世,谁愿屈居人下谁规定了谁必须屈居人下但凡有才之辈,谁没个野心他莫离既然有非凡之才,又多有非凡功绩,本身亦非女子,凭甚么一定要做李从璟的影子,岂能当真没个野心